北京“潮白河大桥事故”,智能检测保障悬索桥
北京“潮白河大桥事故”概况
2025年4月23日早晨,顺平路潮白河大桥(别名:顺义彩虹桥)发生火情,由于发现及时并迅速采取断路措施,未发生车辆掉落和人员伤亡。
同日,北京市交通委通报顺平路潮白河大桥事故:事发桥梁为中承飞燕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,经初步研判,事故直接原因为:沟槽敷设电缆起火,桥梁系杆断裂,连锁导致吊杆断裂,桥梁整体结构受力失效,造成桥梁主跨坍塌。具体原因经检验检测后进一步确定。
悬索桥,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强大的跨越能力,在现代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然而,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车辆载重不断增加,气候环境日益复杂,悬索桥面临着诸多挑战。此次“潮白河大桥事故”再次敲响警钟,凸显了对悬索桥进行经常性、定期检查检测的必要性。
悬索桥主要结构
悬索桥主要由基础、支座、桥台、桥墩、锚碇、索塔、主缆、吊索和加劲梁等构件组成,各部位在桥梁结构中发挥着不同作用,检测时都不可忽视。
•基础:是桥梁与地基的连接部分,承载着整个桥梁的重量并将荷载传递给地基,检测基础主要查看是否有沉降、位移、裂缝等问题,确保其稳定性。
•支座:位于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,起着传递荷载和适应变形的作用,需检查支座是否有老化、变形、损坏等情况,保障其正常工作,避免影响桥梁的受力和变形适应能力。
•桥台:设在桥梁两端,连接路堤并与桥墩共同承受桥跨结构传来的荷载,要检查桥台有无裂缝、倾斜、滑动等病害,防止因桥台问题引发桥梁端部的结构问题。
•桥墩:支撑桥跨结构并将荷载传至基础,其完好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竖向承载能力,检测时要查看桥墩有无裂缝、破损、冲刷掏空等情况。
•锚碇:是悬索桥两端的锚固结构,用于锚固主缆,承受主缆传来的巨大拉力,必须检查锚碇的稳定性,包括是否有裂缝、渗水、锚固系统锈蚀等问题。
•重点检测:桥梁主缆、系杆、斜拉索
主缆检测的重要性→
主缆是悬索桥的核心受力构件,一旦出现问题,整个桥梁的结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。主缆暴露在户外,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,容易出现腐蚀、断丝、变形等病害。及时检测主缆,能够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处理,避免病害进一步发展导致主缆承载能力下降,甚至引发桥梁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。
系杆检测的重要性→
对于系杆拱桥等结构,系杆是关键的受力构件之一,它承担着平衡拱圈推力和传递荷载的作用。如果系杆出现断裂、松弛、锈蚀等病害,会导致桥梁结构受力失衡,进而引发连锁反应。
例如,此次顺平路潮白河大桥就是因系杆断裂导致吊杆断裂,最终造成主跨坍塌。因此,定期检测系杆,确保其性能良好,对于保障这类桥梁的安全至关重要。
斜拉索检测的重要性→
斜拉索是悬索桥的关键受力构件,它连接主塔与桥面,将桥面荷载传递至主塔并分散至桥墩,起到平衡和稳定桥梁结构的作用。其良好的工作状态能有效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风性能,一旦出现损坏或松弛,可能导致桥梁结构失稳,甚至引发坍塌事故,因此对斜拉索的定期检测和维护至关重要。
珈鹰悬索桥智能检测方案
案例分享
珈鹰科技曾为某长江大桥提供智能检测服务。该桥是一座典型的悬索桥,其主缆等关键部位存在人工检测难以触及的区域。珈鹰科技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工业相机,对该桥主缆进行了多视角采集,精准定位病害。
在检测过程中,成功发现了主缆螺丝缺失的问题,及时排除了重大安全隐患。检测结果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在三维可视化平台中,直观呈现缺陷位置、尺寸和真实照片,并可进行多期对比,为桥梁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技术优势
对于悬索桥复杂的结构,传统的桥梁检测方法往往力不从心。而无人机搭载工业相机,能够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的优势,对桥梁进行全面高效的检测。
全覆盖采集:无人机作为高清工业相机的搭载工具,能够进行多视角拍摄,实现对悬索桥的全覆盖采集。这使得检测不再有死角,每一个细节都能被清晰捕捉。
智能识别定位:利用深度学习算法,珈鹰方案能够对病害进行识别和定位,自动完成缺陷的定性判断、定量测量和精准定位。这一过程规避了人工目视检查可能存在的误差,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三维立体展示:珈鹰搭建了GIS-BIM数字化平台,将数据采集处理的结果自动映射在三维实景模型上。这种可视化管理方式,为管理单位提供了直观的参考,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桥梁的病害问题。
图 | 珈鹰某项目悬索桥模型搭建
结语
珈鹰方案以其智能高效的技术优势,为悬索桥的安全检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。通过无人机的全覆盖采集、智能识别定位以及三维立体展示,珈鹰科技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,还增强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在桥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,珈鹰方案为守护悬索桥安全贡献科技力量。
珈鹰案例库 ↓(点击查看详情)
1.交通运输部挂牌督办3·17基坑坍塌事故,如何保障基坑工程安全?
4.两会声音 |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, 珈鹰科技解锁无人机多元应用